您好,身為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花蓮學生的我,可以確認內容完全正確。謝謝您將花蓮歷史推廣給其他人知道,承蒙您。
感謝您!你的節目激發了我的學生的台灣魂!
看了多集的佐榮寫真館,覺得台南真的很幸運,保留下非常多的清朝及日治時期的古蹟。幸福臺南。
喜歡日本時代的台灣❤
「Formosa」その名前に似合う美しい土地ですね。日本人ですが、臺灣の皆さまの新年を心よりお祝い申し上げます。
1960年代,媽媽到日本探望舅舅 一定會帶回來用稻草包裝的花蓮薯 好懷念!
謝謝老師 花蓮人看到自己家鄉的建設史覺得好感動
我們家族世代都居住在花蓮市,看到花蓮港廳、台灣銀行、商工銀行到花蓮港武德殿拆遷前後的對比,十分感慨,好像可以稍微接近並理解在那個年代成長的父親。謝謝整理。
對照如今的花蓮市景,日治時代不但漂亮也更有生機~
感覺做這個頻道很容易整個懶趴都是火!!!辛苦了!!
當兵的時候是海軍的義務役下士, 當時我們軍艦(800噸的巡邏艦), 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花蓮外海巡偵, 也因此有幸親自掌舵航行進出花蓮港多次, 原本還以為是國民政府開港的成果, 想不到竟是日治時期完成的港口, 雖然入港的航道偏狹窄, 但港內無風無浪非常好駕駛, 江口先生的功績真的不容抹滅, 如同八田與一先生之於嘉南大圳一樣👍👍
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市是唯一日人比例比台灣人高的城市,這也是為什麼當代花蓮的文化資產有一大部份都是日式建築尤其是官舍。
現在住在花蓮,聽完覺得意猶未盡,還有好多關於花蓮的歷史值得認識
看到日式與後來的華式風格,幹好想哭
佐榮兄 新年快樂,新的一年,期待您繼續帶我們了解台灣歷史
能看到母校制服和現在差不多變化不大真的很令人高興 曾有幾位日本學姊受邀回花蓮母校參加校慶 再次感受到學校歷史悠久,不愧是日治時代就有的5大高等學校
可惜了...很多古蹟拆光光,現在再哭沒人要來觀光😢,反觀桃園神社,跟臺南古蹟人潮滿滿
看了本期佐榮先生對花蓮港的描述百感交集...回想起1970年我國三(我是第一屆國中生)家父在公司被派任為花蓮港第5碼頭建設工程工地主任(當時該碼頭是要作為運送日本新幹線路基碎石的專用碼頭).我搭乘當時台北-花蓮的金馬號班車經過九彎十八拐至宜蘭經蘇澳走當時的蘇花公路到達花蓮火車站(舊車站.目前的東大門夜市前停車場).....當時的舊花蓮火車站熱鬧非凡......去年再次造訪.....人事以非.花蓮已經不是我心中連空氣都是甜的的花蓮了.......謝謝您
為了能夠得知國王王后的神聖功績 我還特別訂閱了花蓮電子報 每天都要重複看一百遍 神清氣爽呢
@fototaiwan